莊士咖啡 Chuang's Coffee
| 淺談 養豆/醒豆 |

今天聊聊"養豆"這個經常聽到,卻不太明白的詞彙,什麼是養豆?簡單說剛烘焙好的咖啡豆最新鮮,但卻不一定是喝它的最好時機!此時就會有人說,咖啡豆需要養豆!

 

越新鮮的咖啡豆不就應該越好嗎?

其實這只講對了一半,若沖煮現烘的豆子,這杯咖啡的風味讓你失望的機率非常大,原因不是豆子差或技術爛,而是沒有做到「養豆」的動作。 買到剛烘好的新鮮咖啡豆,興沖沖的煮了一杯,卻發現味道不如預期也不順喉嗎?這是因為越新鮮的咖啡熟豆中含有越多的氣體(二氧化碳)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

咖啡豆在烘焙中的第一爆和第二爆之間,會產生降解反應,也就是糖分分解成許多種不同化合物,二氧化碳就是其中之一,倘若剛烘焙好的咖啡豆沒有經過養豆的動作,這些氣體在沖煮時微小孔洞會釋放出小氣泡,在沖煮的過程中反而杜絕了粉跟水的完美接觸,導致咖啡萃取(extraction)不均,最後讓整體風味和香氣受到影響。

怎麼做能保持最佳新鮮度與風味?

因此為了讓咖啡豆獲得良好的保存且降低風味流失的速度,將烘好的豆子放在密閉環境中,例如咖啡豆袋裡,讓殘留氣體透過"單向排氣閥"「只出不進」慢慢釋出,在時間越往後推二氧化碳的氣層變薄,接觸的面積增多,也可以去除咖啡豆經過高溫烘培後所殘留的煙嗆味,讓沖煮出來的咖啡口感更加圓潤、乾淨。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養豆,也可稱為排氣(outgassing)。

 

那養豆要養多久? 可以怎麼判斷?

 

2018年美國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(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)文章指出,二氧化碳是咖啡新鮮度的重要指標,並且影響了保存期限、咖啡油脂(Crema)…等,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對咖啡品質的諸多影響,所以咖啡豆裡的二氧化碳並不是越少越好,反而排氣過頭,會讓豆子變得不新鮮,導致風味不那麼鮮明了。

另外決定養豆時間的因素有很多,例如:烘焙程度、沖煮方法、儲存環境、使用習慣…等。

在咖啡烘焙度中分為極淺、淺、淺中、中、中深、深..等等程度,依照咖啡豆種植的國家、莊園、品種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,而如何最佳安排烘焙取決於專業的咖啡烘豆師經驗,甚至在不同烘豆機烘豆原理(直火、半直火或半熱風式)會有不同的做法,而烘豆手法與養豆時間長短關係這個主題實在太大 (有興趣可參考期刊中之研究分析),因此我們就一般最常見的烘焙參數與手法做以下討論。

 

不同的烘焙度對咖啡豆造成的差異說明如下

烘焙程度>>

養豆期長短可根據烘培程度來判斷,淺培豆烘培的過程短、溫度低,產生的氣體較少,但因為豆體組織完整排氣緩慢,所以需要較長的養豆期;相反的雖然深培豆產生的氣體較多,但因為豆體組織有更多裂縫,有助於氣體釋放所以養豆期較短。可參考以下養豆建議表:

沖煮方法>>

煮濃縮咖啡(Espresso)時,因為沖煮時間非常短,咖啡粉和水接觸的時間大約只有20幾秒,讓氣體氣泡更容易影響萃取結果,所以要煮義式咖啡豆,建議烘培後的10~15天再使用風味會更完整。

若採用手沖或法式濾壓壺的方式煮咖啡,則可以依照烘培程度或自己的喜好決定養豆時間,因為這類型的沖煮方式,咖啡粉和水接觸的時間長,可以減少氣泡造成萃取不均的問題。

 

結論>>

養豆目的是為了讓咖啡豆呈現出它應該有的最佳風味,但由於風味口感的喜好相當主觀,且每人對於咖啡豆保存之環境(溫度、濕度、壓力)、單向透氣閥的品牌差異、沖泡咖啡習慣..等均不相同,因此除了參考本篇分享的養豆時間外,最重要的還是要由您親自嘗試不同天數,養出自己喜歡的咖啡豆風味,這也是買新鮮豆子回家後最有趣之處喔! 試試莊士的咖啡豆,找到養豆的樂趣,沖泡屬於自己的咖啡。

另外,許多人以為養豆和醒豆是同一件事,但兩者作法不同且使用時機也不同。醒豆,不是必要步驟,若咖啡豆還沒有完成養豆的步驟,可以將咖啡豆磨成粉後用湯匙攪拌或搖晃來加速排氣,當聞到咖啡粉透出果香時就能開始沖泡,這樣能讓沖出來的咖啡更加順口。所以,如果買了剛烘好的咖啡豆又很急著喝,就先稍微醒豆一下吧!

Tips:

1.請不要經常擠壓排氣孔來試聞咖啡香,因為咖啡包裝裡面的二氧化碳被擠壓出來,會加速豆子氧化速度,大量的咖啡香氣也會隨之流失,而縮短了咖啡賞味期!

2.在咖啡豆開封後的保存期間,可以試著將咖啡豆袋中的咖啡豆上下搖晃,讓底部的咖啡豆也有機會跑到最上方,使整包咖啡豆排氣速率更加平均一至。

3.不需要將咖啡豆放進冰箱保存,原因是咖啡豆的風味非常容易受到濕度和溫度的影響,放在冰箱很可能會因為拿出室外,造成溫差大、水氣過盛,破壞原本的風味。

 

#莊士聊聊 #養豆 #莊士咖啡 #精緻烘焙 #品質管控 #職人精神